自上海
成为了首个实行"垃圾分类"的城市后
这里的人们不谈股票、不谈房价
甚至连朋友也不谈了
一门心思扑在了垃圾上
早上出门碰见邻居,两人相视一笑
互相指着对方的垃圾袋问一句
"你是什么垃圾!?"
晚上出门散步讨论的不再是谁家的谁怎么样了,还是垃圾分类。
你要是不懂这个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,所以当你这几天看到一个上海人的百度搜索记录,一定会是这样子的:
毕竟分类做的好,上海阿姨们会给你竖起大拇指,夸你有文化有素质有风貌,说不定还会把她女儿给你介绍。
为此还有人"寓教于乐"专门做了一个垃圾分类的VR游戏:
但如果你想晚上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
偷偷摸摸的下楼扔垃圾
我还是劝你放弃这个想法
因为一旦被发现,面临的不止是罚款
还有可能把你挂上征信系统,往远了说买房、贷款都会受影响
那时你就彻底沦为魔都的"垃圾人口"了
与其被动抱怨,不如主动出击,
毕竟还有46个城市也会紧跟上海的步伐,
快来和全国人民一起虚心学习,
说不定下一个就轮到了你。
"你是什么垃圾?"
你在奶茶店买了一杯奶茶,喝了一半又怕长胖,狠狠心决定扔掉,得益于你良好的素质和大妈的注视,你先把液态的奶茶倒进了下水道,又把固态的珍珠倒入了湿垃圾桶,接着取下纸质杯套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,最后把没有回收价值的一次性杯子和吸管丢进了干垃圾桶。
没错,你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奶茶的垃圾分类,但可别高兴太早了,想要立足一线城市,仅凭奶茶也太小儿科了。
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的《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》中,把生活垃圾分成了四类:
可回收垃圾
有害垃圾
干垃圾
湿垃圾
听起来很简单?来,看看这份指南的具体内容↓
想想看,奶茶都已经这样了,那么点外卖的话……算了我还是下楼去饭店吃吧。
许多在上海的朋友,因为一时间接受不了这么巨大的信息量,已经开始选择去周边城市扔垃圾了。
当然了,如果你实在不知到底如何处理,可以养一只猪帮你分类,省心又方便。
或者看看宗介是怎么做的
显而易见,垃圾分类已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,也许有一天逃离北上广,不是因为"北上广不相信眼泪",而是因为学不会垃圾分类。
一袋垃圾的旅行
我们每人每天会制造多少垃圾?这个数字大约在1.2公斤左右,而我国早在2004年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,并以大约每年8%的速度递增。
在我们拎着垃圾袋扔向楼下的垃圾桶后,它们会去向何方?
通常情况下,这些垃圾会先经过装车集合、密闭压缩后,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:填埋和燃烧。
首先是垃圾填埋,它简单粗暴,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,不过这种方法会大量消耗土地资源,同时对环境造成破坏。
相较于填埋,焚烧垃圾更加节约土地,垃圾可减容90%,减量80%,但焚烧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世界上最为致命的剧毒物质"二恶英",长期对人体的危害仍无法避免。
这么多年来我们因为垃圾处理不善而付出了沉重的环境、健康代价,而垃圾分类的目的就是将垃圾处理导致的垃圾污染、水源污染、空气污染等……降到最低!
车属于啥"垃圾"?
为了保护环境,垃圾分类的浪潮席卷了全国上下,毕竟影响的是咱的生活,你也终归要学会接受它。
那么问题来了,汽车垃圾该如何分类?咱们挨个来看。
湿垃圾
首先不管是汽车本身还是车上的用品,都没有猪可以吃的,所以除了我们人为制造的生活垃圾以外,汽车上肯定是没有湿垃圾的。
可回收垃圾
要说汽车上的可回收垃圾其实还真挺多的,像轮胎、雨刷之类的一些橡胶制品和塑料制品,还有汽车上占比最高的金属件,这些都是汽车报废时可以回收的,属于可回收垃圾。
但是像液晶屏幕或者液晶仪表,这些东西就不属于任何一种垃圾,它们属于电子废弃物。
有害垃圾
汽车需要定期保养,而保养时需要更换的机油、刹车油、变速箱油等,由于其成分关系,基本都属于有害垃圾。
不管是在燃油车还是在电动车里,都会有蓄电池/电瓶,这些如果处理不当,将会对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,它们也是属于有害垃圾。
另外,还有一种"有害垃圾"是我们看不见,却可能直接威胁我们健康的,它就是车内的空气污染。
不论是自驾外出还是通勤代步,人们每天都有不少时间花在车里,几平方米的封闭空间内看似干干净净,其实潜伏着巨大的威胁。
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源自于车体本身、装饰用材等,在汽车生产过程中,大量的塑料制品和粘合剂被用于车内装饰,产生的甲醛、二甲苯、苯等有毒物质污染后果最为严重。
我们能够看到的,像座椅、内饰板、顶棚、车内摆饰等,看不到的,像化学纤维的隔音材料、座椅填充物、给座椅或内饰起减震作用的减震胶或沥青等等。
这些虽然本身无害,但其挥发出的有害物质却可能成为我们的健康杀手。
许多车主会在车内放置香水来去除异味,但是香水与车内挥发性气体融合后可能会产生化学反应,发生二次污染。
此外,香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,与车内座椅、内饰接触后可能腐蚀车内物件,也会释放出有毒气体。
在炎热的夏天,很多司机进入车内点火启动后,立刻打开空调开到最低温度,以求快速享受召之即来的清凉,就是你这个常见的习惯,也可能已经让你瞬间吸入了"毒气"!
当周围环境温度升至35摄氏度以上,封闭的轿车内部温度会在15分钟内达到65摄氏度,这些物质在暴晒下挥发的会更加强烈。
如果汽车中的塑料件、地毯、顶棚毛毡、沙发等不符合环保要求,将进一步加剧污染扩散。
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老车,更要及时更换空调滤芯,清理空调管道,保证从空调吹进车内的都是健康风。
虽然"汽车异味致癌"的说法并没有确切结果,但测试发现,汽车内有害物质的浓度,是居家污染的5~10倍。
对于儿童、老年人、孕妇来说,汽车里的有害气体的确会对健康造成影响。
因此,我们进入车内前,应该先打开车窗车门通风,等有毒物质释放出去后再开空调。
同时,在添加一些配套物件时,一定要选择有保障的品牌产品,你还可以在车内放一些活性炭包,对有毒物质也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。
另外,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,尾气中更是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,在危害我们健康的同时,对环境也会造成深远的影响,是名副其实的"有害垃圾"。
说了这么多,垃圾分类的全民战争已经迫在眉睫,保护环境是长久之计,改掉"一扔了事"的坏习惯,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,我们除了要将垃圾进行分类,更重要的是少生产垃圾,从我做起。
(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删)